“在律师行业,专业化不是选择,而是生存法则。”
当万金油律师陷入低价竞争的泥潭,顶尖法律人早已在细分领域筑起专业壁垒,掌握行业话语权。本次,我们荣幸邀请"票据纠纷领域第一人"——刘涛律师,带来《律师商业思维与定位》的深度分享。
作为票据纠纷领域的标杆人物,刘涛律师以“极致专业化”破局,独创的诉讼策略成为行业范本。这不仅是一场关于“专业定位”的思考,更是一次对律师职业未来的重新定义。本次讲座主要是刘涛律师给大家分享律师如何定位以及实操。
一、律师应该如何定位自己?
律师行业“泛专业化”的生存困境越来越明显,刘涛律师给广大律师以下四个建议:
1、选赛道:结合兴趣、专业度和市场需求,深耕细分领域(如票据、数据合规、跨境仲裁);
2、贴标签:用“行业+解决方案”强化记忆点(如“上市公司股权纠纷实战专家”);
3、树权威:通过专业文章、胜诉案例和行业演讲建立信任背书;
4、产品化:将服务拆解为标准化模块(如“企业合规体检套餐”),提升溢价能力。
所谓:“术业有专攻”,大家打开抖音、视频号可以看到做得比较好的律师自媒体基本上都是在一个领域精耕细作。像刘涛律师给自己的标签就是“只做票据纠纷的专业律师”,把票据纠纷捆绑在刘涛这个名字上。拒绝“万金油”思维,用差异化标签抢占客户心智。
二、从"普通、律师"到"领域权威"的跃迁路径。
不要等所有事情准备好再出发,因为你永远都不会准备好,要先出发。确定好自己要做的赛道以后,我们就要开始深耕这个领域。刘涛律师给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1、打造标杆案例:集中资源攻克行业典型案件,形成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2、知识输出:通过行业白皮书、专业专栏和实务课程建立话语权;
3、生态布局:切入相关培训、咨询等衍生服务,构建完整服务体系。
关键点就是利用"专业标签+头部案例+持续输出",这三步建立行业统治力。
刘涛律师的"票据第一人"之路证明:专业化不是选择,而是这个时代律师生存的最优解。关键在于聚焦、标签化和持续价值输出,最终实现从"服务提供者"到"行业定义者"的跃迁。